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:苏轼豪情壮志的千古绝唱

一、开篇见狂:苏轼的猎场英姿

“老夫聊发少年狂”,一开篇就让人眼前一亮!这首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究竟藏着怎样的豪情?38岁的苏轼自称”老夫”,却左手牵黄狗,右臂托苍鹰,头戴锦帽,身穿貂裘,带着上千随从席卷山冈。这哪是寻常打猎?分明是一场军事演习般的壮观场面!

词中”千骑卷平冈”的”卷”字用得妙极——马蹄扬尘,队伍如狂风掠过,连山冈都要被”卷走”。更让人热血沸腾的是,全城百姓倾城而出,只为看他们的太守表演”孙权射虎”的英姿。这种场面,放在今天不就是顶流明星开演唱会吗?

二、酒酣胆张:鬓微霜又何妨

下半阕笔锋一转,猎后的庆功宴上,酒至半酣的苏轼拍案而起:”鬓微霜,又何妨?”这句反问太有冲击力!明明双鬓已白,却比年轻人更豪气冲天。

最精妙的还在后头——”会挽雕弓如满月,西北望,射天狼”。这里的天狼星暗指西夏敌军,苏轼竟要把弓箭拉成满月,直指西北边境!要知道他当时只是个被贬密州的文官,却满脑子想着保家卫国。这种”文能提笔安天下,武能上马定乾坤”的气魄,难怪被称作豪放词开山之作。

三、穿越时空的豪放美学

这首词为什么能火遍大江南北?苏轼自己都得意地说:和柳永那些婉约词不一样,我这词是要让山东壮汉”抵掌顿足而歌之”的!确实,词中既有”亲射虎”的动作大片,又有”射天狼”的科幻场景,最终还埋着”冯唐易老”的典故彩蛋。

仔细看创作背景更觉震撼:1075年的苏轼正处人生低谷,被贬密州两年。换别人早该唉声叹气,他却把打猎写出千军万马的气势。这种”逆境中更要抬头望天”的灵魂,不正是这首词穿越940年仍让人热血沸腾的缘故吗?

小编归纳一下:一首词里的中国文人骨气

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就像苏轼的人生宣言:年龄算什么?处境怕什么?只要心中有火,白发翁也能做少年郎!如今读来,”西北望,射天狼”的呐喊依然振聋发聩。难怪后世评价这首词”一洗绮罗香泽之态”,开创了宋词豪放派的新天地。

下次当你觉得”我太难了”的时候,不妨读读这首词——看看苏轼怎样在人生低谷,把一次普通打猎写成千古绝唱。这才叫真正的”诗和远方”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