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选择网箱养泥鳅?
泥鳅肉质细嫩、营养丰富,不仅可鲜食还能烘干食用,更有滋补药用功效。作为一种经济价格高的特种水产,网箱养泥鳅因其技术简单、效益可观,正成为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选择。相比传统池塘养殖,网箱养泥鳅能更好地控制养殖环境,进步成活率。那么,怎样才能通过网箱成功养殖泥鳅呢?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苗种培育和分塘技巧。
科学培育泥鳅苗种
网箱养泥鳅的第一步是培育优质苗种。你知道吗?泥鳅虽然容易繁殖,但苗种培育成活率往往只有20%左右。要进步成活率,必须讲究科学技巧。
建议使用大于20平方米的水泥池作为孵化池。孵化出苗3天后,不必急于分塘,可采取原池培育壮苗的技巧。初期可投喂适量蛋黄,培育1周左右,待鳅苗长到1厘米,具备一定躲避敌害能力后再进行分塘。网箱养泥鳅特别要注意水质管理,水体溶氧量应保持在每升4-5毫克,可采用喷头洒水增氧,这样水花小而密,不会伤害体质弱小的鳅苗。
网箱养泥鳅的分塘技巧
当泥鳅苗长到”寸苗”规格时,就需要考虑分塘了。这时池塘水质和底质可能已经老化,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也相对缺乏。通过分塘,不仅能设计更合理的养殖密度,还能促进泥鳅新一轮的生长高峰。
网箱养泥鳅的分塘经过需要注意下面内容几点:开门见山说,捕捞前几天应检查鱼苗健壮状况,并进行杀虫灭菌处理;接下来要讲,捕捞前至少停料一天;最终,如果是拉网捕捞,应在操作前2-3小时全池泼洒抗应激药物。为减少伤害,应选用密眼、材质柔软的拉网或地笼。
分塘后的管理要点
捕捞起来的泥鳅苗应及时转入网箱进行吊水处理,这个步骤对网箱养泥鳅尤为重要。吊水能让泥鳅排出鳃内泥沙、体内粪便和代谢粘液。由于泥鳅生性胆小,在捕捞和吊水经过中容易产生强烈应激反应,因此要特别注意做好抗应激处理,同时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。
吊水时刻一般为2-10小时,视运输时刻长短而定。吊水后,需要清除网箱内的死亡或伤残鱼苗、害虫及野杂鱼,并根据鱼苗整齐度考虑是否需要过筛分级。这些细节处理得当,能显著进步网箱养泥鳅的成活率。
网箱养泥鳅虽然技术要求不高,但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。从苗种培育到科学分塘,再到后期管理,只有环环相扣,才能获得理想的养殖效益。记住,耐心和细心是成功养殖的关键!